close

  地鐵站內,工作人員扶著走路不便的老人下樓梯。
  三個換乘點建換乘文明示範站 地鐵三成廣告牌宣傳公益
  文/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葉子川 圖/記者顧展旭
  在剛剛過去的8月,廣州地鐵日均客流量達650萬人次,比去年同期上升11%,承擔起全市約40%的公共交通運輸任務。如何讓650萬人文明搭地鐵,讓每天5000趟列車安全到達,是地鐵運營的頭等大事。為此,地鐵拿出利潤主要來源的廣告牌用作文明宣傳,建立由千人組成的安保隊伍,向社會招募10萬名志願者。
  秩序
  擁擠早高峰 人人都排隊
  星期一早上,是一周地鐵最擁擠的時刻。三號線,是廣州地鐵滿載率最高的線路。客村,是南北向的三號線與東西向的八號線換乘的客流大站。
  上午8時05分,客村站已經進入限流狀態。從八號線進入三號線的乘客,需要分批放行。三號線往體育西路方向的站台,每個車門前都劃分出上下車區,以鐵馬隔開,工作人員在旁邊維持秩序。焦灼的上班族,儘管急得頻頻看時間,但依然按照地面指示在上車區排隊,儘管下車區空無一人,也沒有一位乘客“越界”。
  地鐵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為了帶動全市文明出行的氛圍,廣州地鐵選擇了公園前、體育西路站、客村三個客流量大的換乘站作為文明出行示範站,以更優質的文明服務,營造文明乘車的良好氛圍。
  單靠員工還不夠,廣州地鐵積極招募地鐵志願者到車站實踐。每逢遇上重大節假日、重要活動、重大客流的時候,都有地鐵“紅馬甲”的身影,協助地鐵職員引導乘客有序出行、先下後上、排隊候車。據瞭解,最近兩年,共有10多萬大、中、小學生到地鐵做志願者。全年志願者日均服務上崗175人次,服務時間達29.8萬個小時。
  互助
  香港阿伯來廣州 搭地鐵從不用站
  從香港來廣州探親的關伯,剛上地鐵一號線,正欲扶穩,一位年輕人主動起身讓座。“在廣州搭地鐵,我幾乎從來沒站過,每次一進車廂就有後生仔站起來讓位,哪怕是只搭一站。”
  與老人、殘障人士、孩童相比,孕婦不一定能從外觀上辨認出來。為此,地鐵推出“準媽咪徽章”,孕婦們在車站無償自願領取。佩戴徽章的孕婦搭地鐵出行,就能獲得三大綠色服務:客流控制時,孕婦乘客主動聯繫員工,員工將為其開通優先通道;員工巡視時如發現佩戴徽章的孕婦,將引導其到愛心候車區或人較少的位置等候,優先上車;準媽咪們如出現身體不適或遇其他緊急情況,車站員工將及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。
  廣告是地鐵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,為了鼓勵市民文明乘車,地鐵公司拿出廣告資源進行文明公益宣傳。“廣州全線網共製作了燈箱2300多個、梯牌2200多塊、列車媒體9400多塊用作公益宣傳,占廣告總量的30%以上,超額完成上級要求的20%任務。”
  公德
  地面難見到垃圾 堪稱最乾凈地鐵
  上周一深夜,記者在機場南站搭乘夜班地鐵回城。儘管已是當日最後一趟車,服務了十幾個小時,但車廂依然乾凈,地面沒有一點垃圾。作為城市的門戶交通樞紐,下飛機的旅客,對廣州的第一印象就是來自地鐵。早在十年前,廣州地鐵已被稱為最乾凈的地鐵之一。
  記者留意到,每趟地鐵到達終點站之後,留給保潔人員的時間只有折返那短短幾分鐘。一般情況下,列車運行過程中不會有保潔人員上車。能夠保持全程清潔,離不開市民的自覺。
  親身經歷過一號線開通的老員工小周形容:“當年真是忙得手腳不停。”由於列車速度快,乘客對車內環境一下子不適應,一些乘客在車上嘔吐。“保潔工們要在折返的短短幾分鐘內完成清潔,簡直就像打仗。”
  地鐵公司相關負責人說,為了改變部分市民的不文明習慣,車站保潔員工跟蹤隨時巡掃,看到有人丟垃圾、吐痰,馬上過去清理,從不指責乘客,而是不慍不惱地用行動去糾正。久而久之,那些不文明的市民被感動了,地鐵里的不文明行為幾乎絕跡了。
  文明出行,地鐵行!
  □本報評論員
  快捷準點的現代交通、以人為本的各類設施、安全第一的保障體系、乾凈整潔的地鐵環境、全面覆蓋的公益廣告、規範優質的文明服務、秩序井然的龐大客流……廣州地鐵已經成為廣州人最為信賴的出行方式,引以為豪的文明窗口。每天數百萬人次的客運量,安全、文明兩不誤,廣州地鐵是如何做到的?
  地鐵文明,服務是前提。有什麼樣的服務,就有什麼樣的乘客,服務水準是地鐵文明的前置條件。以乘客需求為嚮導,關註特殊乘客群體,地鐵服務意識人性化;開展盲道整改、加裝樓梯升降機、完善無障礙設備……地鐵服務設備人性化;“愛心直通車”、愛心聯繫卡、無障礙設備設施指引、便民雨傘租借服務、愛心行李車、便民藥箱,地鐵服務措施多元化。服務意識、服務設備、服務措施,三位一體;硬件、軟件,雙管齊下。
  地鐵文明,引導是基礎。地鐵文化是一種新型城市文化,在我國落地的時間並不長,公眾從“公交客”到“地鐵客”的嬗變,需要引導、培育、教化。廣州地鐵在站台屏蔽門前分別設立上下車區域,通過對比鮮明的顏色“上”、“下”箭頭和地貼提醒乘客按指引排隊候車、上落。與此同時,除了廣播、冊頁、燈箱、微信、微博等媒體廣泛宣傳,還將站台工作人員文明引導行為納入服務標準進行管理。
  文明出行,地鐵先行。文明乘車需要所有市民的積极參与,地鐵文明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。做一個文明市民,就從乘坐地鐵的細節開始。  (原標題:10萬“紅馬甲” 地鐵助乘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e31iezwq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